针不戳、捅不破的窗户“纸”

凤凰网 2023-05-04 11:08:00

小时候看古装影视剧,总有捅破窗户纸的镜头,不是为下毒,就是为窥探屋内不可描述的情形……

(图片来源于网络)

“小小的脑袋,大大的疑惑”——古人为什么用这么不牢靠的纸来糊窗户呢?


(相关资料图)

这个问题一定也纠缠着你们的童年吧,或许还有很多人到此刻也没弄明白这个问题。

没关系,跟着小编一起,我们就来好好捅一捅这层窗户纸。

首先,一部分人可能听说过紫禁城里的高丽纸,它作为质量上乘的窗户纸,采光、防风御寒的效果都是极好的。

早在宋代就有黄庭坚为它“带货”了,留下“高丽楮纸,光白可爱,号曰白硾纸”这样的描述。

然而,高丽纸历来就贵,哪怕是帝王家,也不舍得所有的屋子都糊上高丽纸啊。

糊纸模型 故宫博物院制作

根据清代规定:“太和殿、中和殿、保和殿窗隔,每年糊一次。”

还有记载说为了节省开支,三大殿、文华殿等处的窗纸,也改为两年换一次。

太和殿 故宫官网图

所以就算是容嬷嬷,怕是也不敢肆意拿针戳它吧!

那么除了奢侈的高丽纸,究竟哪些窗户材料才是被普遍使用的呢?

你还别说,这个问题给到乾隆,他最爱宅着的养心殿,给我们揭晓了答案。

乾隆帝朝服像

故宫博物院藏

养心殿正殿冬暖阁后檐上的窗罩,在光线的照射下,微微透露出那么一丝宝气,这便是那“明瓦”。

故宫博物院600年大展上,专门做了个养心殿明瓦构造模型,而它的材质,有个恰如其分的名字——“海月”,即像海中月一样“大而平”。

养心殿正殿冬暖阁后檐 | 明瓦窗罩构造模型

故宫博物院制作

海月原片

故宫博物院展出

养心殿正殿冬暖阁后檐明瓦片

故宫博物院展出

它其实是一种双壳纲贝类,因其扁平透明的特性,常作为窗户在东南沿海和江南园林中使用。

苏州拙政园见山楼 | 明瓦窗

见山楼明瓦窗模型

故宫博物院制作

当然不一定非得用海月,来自大江、大河、大湖、大海的“蚌壳精”们,经过清水浸泡并反复刷洗,之后根据木格花窗的样式来切边,接着工匠用小刀把过厚的贝壳一片一片劈薄,劈完后再打磨抛光呈半透明的状态,就成为了“明瓦窗”。

这简直就是龙王把龙宫里的窗户照搬给到人间的福利嘛。

清代 海棠形席纹锦地明瓦窗

观复博物馆藏

关于明瓦窗的制作,还有“写真集”呢,清末上海环球社出版的《图画日报》,“三百六十行”专栏绘有“钉蜊(蛎)壳牕(窗)”图,配画文说:

蜊壳窗,亮汪汪,遮风遮雨又遮阳。

昔年窗上多用此,一窗需壳几十张。

近来装潢尚洋式,玻璃窗子出出色。

蜊壳生意尽抢光,钉蜊壳匠发老极。

营业写真 | 钉蜊壳牕

蜊壳,也有写作蠡壳的,泛指贝类的壳,明瓦的另一种叫法。

“发老极”是吴语方言,就是“很着急”的意思。

相对廉价、更换便利的明瓦,作为民间手工业的代表产物,最终还是逃不过被工业化量产的玻璃所取代的命运。

可这怎样呢?明瓦窗自带的诗意气质不可取代,朦胧含蓄,月影伊人,历经百年,只为与你共修同窗一梦。

x

热门推荐

积极推进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 梳理出应对气候变化六大工程

2022-09

南都电源拟将华宇新能源30%股权转让给雅迪集团 交易作价1.335亿元

2022-08

港深双城共同发展 罗湖口岸将启动重建规划

2022-06

海南推动农贸市场全面落实禁塑 加强违禁塑料制品源头治理

2021-12

柴犬登登拍卖记:动物是如何被司法拍卖的

2021-12

江西:到2025年鄱阳湖区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50%以上

2021-12

加强人才融通发展 第10届海峡两岸水利青年工程交流营成功举办

2021-12

四川:空手夺刀救人的“95后”女民警捐献万元奖金传递爱心

2021-12

中国食品名市临沂坚持“三化融合” 争做“食安”守望者

2021-12

上海闵行一幼儿园教职工殴打幼儿 2名涉事人员已被行拘

2021-12

推荐阅读

针不戳、捅不破的窗户“纸”

2023-05

北京欢乐谷等景区获评夜游景区示范单位

2023-05

南极光:4月28日融资买入168.75万元,融资融券余额1.31亿元

2023-05

把握促进青年就业的三个关键点|全球短讯

2023-05

中信证券:北京发布政策重点支持“1+4”机器人领域人形机器人与硬件发展

2023-05

天天最资讯丨正新路站(关于正新路站介绍)

2023-05

2023年彩妆行业研究报告 面部彩妆占比接近半数_世界今日报

2023-05

167小时和174小时_请问167 4小时是怎么来的

2023-05

中国重工:4月28日获融资买入1.83亿元,占当日流入资金比例17.77%

2023-05

怎么用ps新建一个图层_在PS中怎样新建一个图层

2023-05